中国轻工教育

论坛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的逻辑、价值与路径

    韦彬乐;梁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深入发展的历史选择,是数字出版产业成功实践、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技术、数字叙事和数字产消的演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提出了变革传播形态、重构话语体系、塑造新兴业态的新发展要求。作为一种内容本真、形式多样、技术先进、情感丰盛的文化数字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对于繁荣与延展文化发展进路,建构与拓宽文化传播空间,激活与深化产消交互关系,规制与提升数据应用效能等都具有一定价值。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引向深入,要从技术赋能、话语建构、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着力,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在新时代以新样貌展现新风采。

    2025年04期 v.28;No.144 1-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政策变迁特征研究

    李春林;刘仿超;刘杰美;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也是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重要体现。以1985年至2023年我国政府发布的高校办学自主权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效力”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起步探索、深化改革、发展完善、持续推进四个阶段政策的变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政策发布总体呈上升趋势,政策供给力度持续增强,政策供给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政策主题由单一转向扩展、多元、丰富,政策主体数量增加、协同合作程度增强,政策效力表现为形成两种政策体系、层次体系逐渐演化,三个维度互动效应显著,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政策的优化对策。

    2025年04期 v.28;No.144 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科研管理

  • 新型举国体制高校科技攻坚的逻辑、特征与路径

    苏明;

    新型举国体制高校科技攻坚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对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的响应,强调政府规划、市场机制和高等教育的多元协调,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世界科技强国、先进制造强国的多元目标。新型举国体制高校科技攻坚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为目标,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调的开放结构,激发科技创新的资源聚合效应,将国内科技依附状态转变为教育科技的内循环体系。

    2025年04期 v.28;No.144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

    陈凯;

    科研项目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载体,纵向科研项目作为政府主导的科研资助形式,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产出、学科交叉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动态性、规范性的特点,针对当前在过程管理重要性认识、管理信息化程度、管理体制机制、部门协同联动等方面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项目申报管理策略、完善项目过程管理机制、改进项目结题考核与成果转化、建立科研服务体系的纵向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改进对策,以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2025年04期 v.28;No.144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家精神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郭佳楠;

    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为乡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实践支撑。从逻辑向度看,教育家精神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价值塑造、情感唤起和内涵生成三个方面:培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信念,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推动乡村教育的整体提升。然而,当前教育家精神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空间、角色、关系三大困境:乡村变迁与教师短缺的空间发展失衡使得优质教师难以扎根,乡村学校缺乏教师成长平台的角色转变,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感需求和物质保障不足的关系互动障碍降低了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幸福感。为此,需要立足乡村地域空间,加强乡村教师群体的遴选与储备,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搭建角色扮演舞台,助力“教育家型”乡村教师成长,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自主性和教育创新能力;满足乡村教师双重需求,实现乡村教师专业自觉,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期构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教育情怀、有专业素养的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04期 v.28;No.144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叙事教学文本建构的三个向度

    杨静逸;邵雯珺;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教学文本建构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中国故事”的筛选和整合,对标教学重难点,围绕学生现实问题和困惑,聚焦时代问题,增强教学文本的实践性;坚持内容为王,通过对“中国故事”的解读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强教学文本的理论性;坚持视域融合,通过教师与“中国故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中国故事”的视域融合,增强教学文本的对话性,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教学的实效性。

    2025年04期 v.28;No.144 51-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教育管理

  • 党建引领融合共治赋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张嘏伟;李通;

    党建引领下的融合共治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具体阐释了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的时代内涵、实践要求、与基层治理的紧密联系以及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深入剖析了党建引领融合共治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高标准维护方面的价值;最后综合提出坚持“党建+”科学理念、构建多元融合共治新模式、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交融的实践路径,旨在将学生社区打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2025年04期 v.28;No.144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 高校实验室智慧安全管理方案探索

    张建平;唐娜;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科技创新和培育人才的重任,实验室安全则是这一切活动的前提保障。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总结了其在当前高校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在制度执行、危化品管理、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剖析,提出了建立信息化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推动制度执行、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危化品进行实时管理、在安全培训中引入VR技术以达到更好培训效果等方案,推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2025年04期 v.28;No.144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下载本期数据